不管在什么时代,什么地方,女性装饰品总是特别的光彩夺目。1981年,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了两件鹿角形金饰件,精巧别致,摇曳多姿,让我们不禁艳羡起一千六百多年前草原上的女人。
这类饰件也被称为“步摇”,像簪、钗一样插在发际,但饰以金玉质地的垂挂装饰,佩戴者在行走时一步一摇,故名“步摇”。
据学者考证,这两件具有浓烈草原特色的金步摇应该为4世纪慕容鲜卑的遗物。鲜卑是起源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游牧民族,汉代迁徙至内蒙古草原,占据匈奴故地。曹魏初年,鲜卑的一支慕容部迁居辽西。东晋咸康三年(公元337年),慕容皝建立燕国政权,建都龙城(今辽宁朝阳),史称“前燕”。此后,慕容鲜卑又先后建立了后燕、南燕、西燕及吐谷浑政权,成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影响中国北方历史走向的政治力量。慕容鲜卑的文化习俗与汉族人有很大差异。汉族是农耕民族,过着定居生活,金银等贵重金属多用于生活用具,一般作为青铜器、漆器、玉石器的附属及建筑上的装饰;而慕容鲜卑是马背上的民族,逐水草而居,迁徙无常,与人形影不离的首饰、服饰以及马具就显得更加重要,金银也多用在这些方面。相对于汉族而言,金步摇在草原民族更被珍视,它不仅是草原人头上盛开的金色花朵,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,其主人不仅限于贵族女子,还包括男性的国王和高级贵族。据说,西晋、十六国时期,北方草原还流行过一阵步摇冠,较之步摇更显富贵奢华,只是实物尚未在中国境内发现。
到了继承鲜卑人政治遗产而出现的隋唐王朝,金步摇依然流行于贵族妇女之间,只是形制稍有变化,草原特色开始减弱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无限怅惘地描绘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倾国之恋:“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”即便是绝代佳人,也需要金步摇的点缀,才显得风情无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