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熔铸古今——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”正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中,该展览首次全景式呈现朱炳仁40载艺术生涯的多元探索和创新成果,系统阐释中国铜雕技艺从“铸鼎象物”到“离形得似”的艺术蜕变,生动反映当代艺术工作者扎根传统、传承匠心的艺术追求。
在这里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青铜器时代的辉煌神秘,体会铜建筑的恢弘壮丽,还能亲手拿起工具,感受铜金属在指尖变形的乐趣,体验一场沉浸式的匠心之旅。
同时,展览亮点聚焦于熔铜艺术,以铜为笔,以火为墨,挥洒自如间,既展现了铜的无限自由与可能,更在色彩运用上大胆创新,让古老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,与时代脉搏相契合,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新的艺术生命力。
【让铜自由】
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,熔铜艺术的诞生源于一次偶然事件。2006年,在承建常州天宁宝塔的一次意外大火中,捕捉到高温熔化的铜结晶体千姿百态,开启艺术发现之“眼”,创立了“无模可控”的熔铜艺术。
“无模”即铜液自然流淌而解形,“可控”则是将铜液在艺术家掌控中熔意,通过铜及其合金的配比,改变如温度、助熔剂、凝结温差等熔铸条件,再将形成的不同铜体进行组合、焊接、氧化等构成熔铜体,“一汪金水,终成图画”。朱炳仁说,“青铜时代以来,铜的铸造都需要模具,这种“无模可控”熔铸工艺将铜彻底从模具里解放出来,给了铜自由。”
随后,朱炳仁用天宁宝塔的部分熔铜材料,结合国画、书法等多种技法,完成第一件熔铜作品——《阙立》。“阙立”于世,也“阙立”于史,这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,此次展览特意展出,让观者近距离感受熔铜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展览现场,一件件大型熔铜装置作品蔚为壮观,《稻可道,非常稻》《图腾(碑)》《地气》《跳舞的人》……它们以铜为媒,以意为魂,将具体意象与抽象形态巧妙融合,通过多角度的欣赏体验,让观者仿佛置身于铜的海洋,感受到熔铜艺术不竭的生命力与活力。
【让铜出色】
在熔铜艺术的基础上,朱炳仁进一步探索,巧妙将中国传统五彩、珐琅彩及粉彩技艺融入其中,创造了庚彩技艺。
庚彩技艺,通过一系列繁复而精细的工艺——彩料的渗化、迭加、融汇、渲染、抛磨、熔炼等,不仅赋予铜行与色的流动感,更使表面晶莹光滑。
庚彩技艺的引入,让铜材在色彩领域大放异彩,真正实现了“让铜出色”。庚彩作品,如《青花》系列是这一技艺的杰出代表。19件形态各异、线条流畅的铜瓶,仿佛穿越了材质的限制,将青花瓷那份清新脱俗的美学特质,完美地呈现在了铜质之上。
《开运润泽庚彩铜瓶》以虹韵紫、映日红、水墨白、月桂黄、水光蓝、湖山绿六色铜绘,恰如苏东坡诗中所述,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铜色之下,西湖的神韵跃然其上。
《万泉归海》铜壁画,气势磅礴,色彩斑斓,釉彩技艺的巧妙运用,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,创作出一系列既富含文化底蕴又不失时尚感的艺术品,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限创意。
在“熔铸古今——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”上,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这份来自铜的艺术盛宴所打动。在这里,铜不再只是冰冷的金属,而是以它独有的方式,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创造、关于自由、关于美的故事。
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家博物馆,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,亲身体验这场关于铜的自由与出色的奇妙旅程。